人民币汇率波动监管 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?
发布时间:2024-01-01 13:41:16 财经问答
1. 人民币对美元贬值幅度大于CFETS指数下行幅度
在货币政策“跨周期调节”中,人民币对美元贬值幅度与CFETS指数下行幅度之间高度不对称,人民币对美元贬值幅度显著大于CFETS指数下行幅度,体现了汇率“跨周期”调节下的政策取向。
2. 汇改前主导因素为欧元和英镑汇率波动
汇改前,人民币汇率波动的主导因素是欧元和英镑兑人民币的波动,次要因素是日元兑人民币的波动。
3. 汇改后主导因素接近人民币一揽子货币的汇率稳定预期目标
汇改后,人民币汇率的主导因素接近人民币一揽子货币的汇率稳定预期目标,次要因素体现为境外市场的因素。
4. 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有利于管理国际资本流动
央行扩大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后,一旦人民币汇率开始双向波动,将有利于管理国际资本流动,防止大规模资本进出。资本双向流动的状况下,也可以减轻人民币单边升值或贬值的压力。
5. 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逐渐变大
从梳理2015年“8.11”汇改以来的人民币汇率变动规律来看,可以发现两个特点:一是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逐渐变大;二是市场供求成为影响人民币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。
6. 人民币汇率的弹性相对稳定
从汇率弹性来看,上半年人民币汇率最高点和最低点之间的波动幅度是4.4%,这个幅度相对较稳定,显现出一定的弹性。总体上,中国的人民币汇率还是比较稳健的。
7. 出口企业应规避人民币汇率波动风险
在人民币汇率频繁双向波动、走势不明的情况下,出口企业应该如何规避风险呢?可以在合同中约定相关条款,寻找合适的对冲工具,以降低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出口企业的影响。
8. 人民币升值幅度逐渐减小
根据公布的数据计算,今年上半年人民币升值幅度达到6.5%,到目前最高升值幅度7.41%。近期人民币升值速度呈现放缓的趋势。
9. 央行扩大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浮动幅度
自2014年3月17日起,央行决定扩大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浮动幅度,从1%扩大至2%。这一举措有助于促进人民币汇率的波动,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化程度。
10. 人民币波幅扩大导致一万美元换汇差额增加
自2014年3月17日起,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1%扩大至2%。这一政策导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波动增加,每天换1万美元所产生的汇差增加。